口述历史 留存城市记忆
2016年1月22日下午,“看懂上海”微信订阅号在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了“老法师口述历史”线下活动。活动请来了年逾六旬的寿幼森寿师傅,以及他带来的近百张出自他之手的珍贵历史照片。
61岁的寿幼森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顶喜欢拍上海的老房子。拍着拍着,老寿发现:“弄堂里厢假使单有建筑物,没人,有点死气沉沉的,不能够体现出人在里厢生活的状态。”于是,他想到了给住在老房子里的老人拍摄肖像。
从去年开始,老寿陆续给社区里二十多位85岁以上的老人拍摄了“居家照”。老人们坐在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里,面对着镜头露出笑容。
在拍摄过程过老寿还常常喜欢听听老人们讲述他们经历过的时代,于是又促动了老寿的另一根神经,就是口述记录。
老寿认为当前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年龄段,逐步老去的80-90岁的老年人如果没有将他们经历过的往事记录下来,那对于60-70年前的那些往事将会是一个断层。
▲参与网友都聚精会神、听得饶有兴趣
怀旧的场地布置,四周墙面上的旧照,还有煤气灯散发的融融暖意……咱们一群“看懂上海”的怀旧粉丝们围坐成一圈,勺一口蛋糕、抿上一口咖啡,翘着二郎腿,以各种舒适的坐姿、开始静静聆听寿师傅讲述那些照片里的老人和故事。
每张照片里都是一段有滋有味的回忆,寿师傅每说完一个故事,我都还想再追问一个意犹未尽的结局,但却也不忍打断……
肖像和环境肖像不单单对老人家庭是一份永久性的记忆,同时在社会学和人文学上也都会有着极为珍贵意义。
▲1920年出生的李老太头势清爽 还在炒股票
▲天目东路动迁中不得不搬离的薛家
社会的变迁从而反映了某一个时代
▲96岁的徐先生和86岁的叶老师
老寿说,每一张相片都像在照相馆一样,要认认真真的为老人们拍摄。
一些老人们说,这一辈子都没有拍过那么好的照片,百年之后也要将这么开心的笑容挂在墙上。
▲老寿为老人们无偿拍摄的肖像
▲老寿照片中的当事人现场讲述
▲参与网友纷纷拍照留念
↓↓↓ 最后在主办方的带领下参观了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里一些相关历史文物,在这里可以找到那些已经在街头巷尾消失的记忆:
▲煤球炉
▲煤气灯
▲老式家具
因为有了老寿这样的平民摄影师,许多正在消失的石库门和弄堂,得以在影像中留下了它们最后的印记。若干年后,当我们给子孙讲述这座城市的历史时,至少还能有一张照片。
严严寒冬,天气很冷,但这里,暖意浓浓。
(查看更多老寿拍摄的相片戳《一个老法师眼中的上海》)
查看活动现场视频戳文末“阅读原文”。“看懂上海”之“口述历史”系列活动还将持续,本次未能参与的网友我们下次见。